发表时间: 2023-05-10 15:36:31
作者: 扬州日模邗沟装饰工程有限公司
浏览:
2023年公司支部第一党小组赴井冈山、南昌、庐山、景德镇、婺源学习参观活动,在公司总经理室的支持下,于2023年5月5日至8日顺利成行,董事长李德田参加党建活动,4天的参观学习,行程紧凑,内容丰富,先后参观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、滕王阁、井冈山黄洋界、井冈山革命纪念馆、庐山会议纪念馆、美庐别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还奔赴景德镇了解中国瓷器的历史,瓷器与中国历史的渊源,作为建筑从业人员,到婺源篁岭小镇领略徽派建筑的历史厚重。通过学习,感受到革命先烈为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丰功伟绩。教学内容中的一些故事,让全体党员见识到革命英烈坚定理想信念、无私奉献、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。通过学习参观,缅怀先烈,记住历史,以端正的态度投入到今后具体的工作中。
第一天
早上五点起床,六点出发,六个小时后车过九江,进入江西省境内,中午12点半到江西永修服务区简单用餐,继续前行。
到达南昌,第一站,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。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山路西端洗马池“八一”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内。旧址原是江西大旅行社,建成1924年,是一座灰色五层大楼,共96个房间。1927年7月下旬,起义部队到南昌,包租下这个旅社,在喜庆厅召开会议,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,李立三、恽代英、彭湃为委员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,成功的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。
学习小组成员在纪念馆前广场铜像合影留念。
通过学习增进对革命历史的了解。
李德田董事长,黄甫连前任书记,李德奎监事长等三十多年党龄的老同志,不辞辛劳,全程参加了本次学习交流活动,并认真的观看,仔细地听讲。
走进纪念馆,参观历史古建筑,全体党员切身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。
参观结束,大家在一起交流学习心得体会。
出南昌起义纪念馆后,参观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,有人说“滕王阁之于江西,犹如天安门之于北京”,因此来南昌一定要去滕王阁。滕王阁与黄鹤楼,岳阳楼并称“江南三大名楼”,因王勃所作《滕王阁序》而名扬天下。
滕王阁由建筑大师梁思成主持重建修复,作为扬州人,对梁大师的认识就是鉴真纪念堂也是出自大师的设计。整体采用榫卯结构,董事长作为杰出手艺人出身的建筑专家,向参加学习的党员同志介绍了中国榫卯结构建筑的专业知识。
滕王阁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——滕王李元婴得名。据史书记载,贞观年间,唐高祖李渊的幼子,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曾被封于滕州(今山东省滕州市)故为滕王,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“滕王阁”,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(今江西南昌),又筑豪阁仍冠名“滕王阁”,此阁便是后来人所熟知的滕王阁(历史上滕王阁三处分别位于山东滕州、江西南昌和四川阆中)。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建滕王阁,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边,俯视远望,视野均极开阔。李元婴骄奢淫逸,品行不端,毫无政绩可言。但他精通歌舞,善画蝴蝶,很有艺术才情。他修建滕王阁,也是为了歌舞享乐的需要。这座江南名楼建于唐朝繁盛时期,又因王勃的一篇《滕王阁序》而很快出名。
滕王阁建成后历经宋、元、明、清,滕王阁历次兴废,先后修葺达28次之多,建筑规制也多有变化。其中宋大观二年(公元1108年),滕王阁因年久失修而塌毁,侍郎范坦重建,比唐阁范围更为扩大,并在主阁的南北增建“压江”、“挹翠”二亭,逐渐形成以阁为主体的建筑群,华丽堂皇之形貌,宏伟壮观之气势被誉为“历代滕王阁之冠”。最后一次建于清代同治年间,1926年毁于兵灾,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。仅存一块“滕王阁”青石匾。此后50多年里一直没有重修。今天的滕王阁为宋式建筑。唐宋一脉相承,宋代建筑是唐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。宋代的楼阁建筑极窈窕多姿,建筑艺术造型达到极高成就。
了解滕王阁兴衰历史。
滕王阁内的布景
结束第一天的参观学习,入住南昌市内的格雷豪斯酒店。
第二天
开始第二天的学习之旅,第二天的早餐还算丰富,毕竟是省城的宾馆,南昌晨景,当地人起床有点迟,六点的时候街上基本没什么人,就是要等到7点才开始用餐,有点迟,早饭后前往井冈山,出发。
一路向南,直奔井冈山
中午时候到达井冈山,先入住山脚下茨坪的奥源酒店。
井冈山到了,在“星星之火”雕塑合影井冈山标志——红旗雕塑,集体留影,大型雕塑《井冈红旗》位于泰井高速公路连接线厦坪入口处,高19.27米,跨度27米,寓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27年。整体外形为高高飘扬的红旗,中间镶嵌五角星、镰刀斧头和“井冈山”三字。
在井冈山红旗雕塑前拍照,见证庄严的时刻。
乘观光车赴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【黄洋界】,茨坪西北面17公里处,黄洋界海拔1343米,这里峰峦叠嶂,地势险峻气象万千,时常弥漫着茫茫的云雾,好像汪洋大海,一望无垠,故又名“汪洋界” 1928年8月我军在此以一个营的兵力击退敌军四个团,这就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黄洋界保卫战, 毛主席专门写了《西江月·井冈山》纪念。
1928年8月30日上午,约一个师4个团的国军不待浓雾散尽,在师长陈纪良指挥下向黄洋界发起强攻。整整一个上午,英勇的红军连续打退敌人3次冲锋,阵地未退后一分。战斗持续到下午4点,红军弹药所剩无几,滚石檑木也快用完,就在这时,一旁打完弹药的营长陈毅安突然想到什么,大声喊道:“团长,前不久我们修的那门大炮呢?原来,在前不久龙源口战斗中,32团缴获一门迫击炮和三发炮弹,正放在茨坪军械所修整。经陈毅安提醒,朱云卿死马当活马医,让人将迫击炮拉到阵地上。第一炮没响,哑炮。第二炮仍是哑炮,也没响。只剩最后一发炮弹,大家都死死盯着这几十斤重的铁疙瘩,陈毅安憋住气,大喊了一声“放!”,只听见一阵尖锐的破空声,炮弹不偏不倚落入敌群。随着一声巨响,大片敌人应声倒地,呻吟不断,敌师长陈纪良也倒在一旁。埋伏在山间草丛的赤卫队和革命群众冲了出来,他们将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在点燃在铁皮桶中,造成枪声响成一片的假象。地的陈纪良听到喊杀声此起彼伏,枪炮声震耳欲聋,还以为红4军主力返回。他马上命部下掩护,带着亲卫疯狂遁逃,当夜便退回30里外的酃县。而此刻的毛泽东其实远在70里开外,离井冈山尚有一天路程。听到黄洋界传来捷报,毛主席激动不已,欣然提笔写就《西江月·井冈山》:山下旌旗在望,山头鼓角相闻。敌军围困万千重,我自岿然不动。早已森严壁垒,更加众志成城。黄洋界上炮声隆,报道敌军宵遁。
在毛主席诗词的照壁前合个影,缅怀一代伟人毛泽东。
井冈山一大块,黄牛路边谈恋爱。有内涵
井冈山博物馆,该博物馆占地面积1.782公顷,总建筑面积20030平方米,其中展厅面积8436平方米;馆藏文物3万余件,珍贵文献资料和历史图片2万余份,珍藏领导人、著名书画家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墨宝珍迹千余幅。保存毛泽东、朱德等领导人重上井冈山时的影视资料数百件。
气势恢宏的历史纪念馆
进场学习,拍照留念。
大厅内的实景雕塑,磅礴大气。
展厅大厅入口处。
展厅内景
漂亮的讲解员小姐姐,英姿飒爽,讲解通俗易懂。
第三天
早饭后离开井冈山奥源宾馆,驱车4个多小时,中午赶到庐山云朵酒店,庐山云朵酒店位于庐山半山腰,空气清新,气候温润,是个天然的大氧吧。
参观蒋介石、宋美龄官邸-- 美庐曾作为蒋介石的“夏都官邸” 、 “主席行辕”,是当年 “第一夫人”生活的 “美的房子”,晚饭在天街用餐,餐后欣赏山上美好夜景 ,后入住酒店。
庐山会议旧址,开国元勋彭德怀被整治的地方。
董事长拍照纪念
庐山,抵达后游览:享誉世界的“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的——【花径公园】、形如提琴的【如琴湖】、变化无穷的——【锦绣谷】:谷中千岩竞秀,万壑回萦;断崖天成,石林挺秀,峭壁峰壑如雄狮长啸,如猛虎跃涧,似捷猿攀登,似仙翁盘坐,栩栩如生,一路景色如锦绣画卷、令人陶醉。充满神秘色彩的【天桥】;好运石、无限风光在【险峰】;蒋介石与美国特使马歇尔秘密谈判处--【谈判台旧址】;、八仙吕洞宾居住的——【仙人洞】、朱元璋修建的——【观妙亭、御碑亭】
好运石,摸一下,希望都交好运。
无限风光在险峰,体验一把伟人的豪情壮志
据说用梵音泉水洗手打牌会赢
暮色苍茫看劲松,乱云飞渡仍从容。天生一个仙人洞,无限风光在险峰。
第四天
第四天早餐后退房,参观造型似鱼脊、以“势含鄱湖,气吞长江”而得名的含鄱口远观庐山最高峰【大汉阳峰】、赏中国最大的淡水湖【鄱阳湖】、)远眺雄、奇、险、峻的领袖峰【五老峰】,参观毛主席在含鄱口拍照片的石条椅子。
含鄱口上的小亭子,据说电影《庐山恋》当时就是在此取景拍摄的。
全体参加学习人员在含鄱口合影留念。
离开庐山,在出口处与庐山告别。
再见,庐山,上一次来庐山是公司在2008年组织的春游,一转眼已经15年了,因为疫情的原因,公司已经几年没有组织外出,希望疫情稳定下来后能够有机会再来庐山故地重游。
离开庐山,赶到景德镇,中午在路上找了一个饭店,巧的很,在江西烹饪大师黄花玖林大师工作室用餐,味道、环境、服务都非常好!关键价格还很公道
大师工作室
午餐后,没有休息,直接到达中国御窑博物馆参观,了解中国国粹---官窑瓷器生产的全过程,与大师交流制作技艺。
网红打卡的拍摄点。
官窑博物馆外观。
参观出土的瓷器展览,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气息。
中国陶瓷城,到此一游,买几套瓷器餐具。
陶瓷城内景。
下午三点多,结束参观与学习,离开景德镇中国陶瓷城,前往江湾,江湾据说是江总书记的祖上生活的地方,准确的说是江爷爷的爷爷居住的地方,到江爷爷父亲那一辈就到我们大扬州去做生意定居了。
典型的徽派建筑风貌。
江湾牌楼,古色古香的感觉。
婺源篁岭特色小镇参观学习。
篁岭梯田索道入口处,可惜到达的时间已经快5点了,售票员建议不要上去,只能在外面远观一下,也是到此一游吧,为下次再来婺源留一个伏笔。
下午五点出发离开婺源,返程途中,在安徽5个服务区都没有晚餐供应,好不容易到达江苏境内,8点多钟,饥肠辘辘的成员终于吃上了晚饭,一人一碗面条,两个茶叶蛋。
学习总结
四天的时间,虽然短暂匆忙,学习、参观过程也很辛苦。经过了下山晕车呕吐,经历了大雨倾盆,经历了忍饥挨饿,有的人浑身湿透,有的人脚底皮破了,但是整个行程中没有一个人掉队,没有一个人埋怨诉苦。充分体现出公司支部组织的凝聚力与执行力。活动中,董事长李德田,原书记黄甫连等老同志,都已经70多岁年龄,依然身先士卒,不落人后,充分展示了老党员的风采,为年轻的党员同志起到模范带头作用。本次活动意义深长,既锻炼了党员同志的意识品德,也提升了企业党建的工作水平,也为公司今后工作目标的全面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