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时间: 2022-08-08 17:40:38
作者: 扬州日模邗沟装饰工程有限公司
浏览:
据日本放送协会(NHK)报道,日本著名实业家、京瓷公司名誉会长稻盛和夫于8月24日在京都市的私宅中去世,终年90岁。虽然日本这个国家存在着这样、那样的问题,但是稻盛和夫作为企业管理界的翘楚,其理论成就已经跨越国界,成为全世界企业管理的模本,下文是2016年在参加“阿米巴”管理模式培训班之后的习作。
应用“阿米巴”管理模式振兴民营建筑装饰企业的思考
( 吴许红)
【摘要】:民营企业在其发展历程中,由弱到强,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,部分民营企业存在管理弊端,如制度落后执行力差、资金安全管理意识不强,人才管理水平低等。“阿米巴”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,作者针对民营企业管理弊端提出了七大应对方略。
【关键词】:阿米巴 民营 管理 建筑装饰
建筑业,尤其是民营建筑装饰行业受到世界经济萧条、国家宏观调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,由于历史原因以及自身管理水平上的不足,大部分正面临着市场饱和、竞争激励、效益下滑、有些民营企业走到了发展的死胡同,亟需转型升级。“阿米巴”营销管理模式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、关注度较高的一种企业营销管理模式,相对于传统的企业管理,在实现企业绩效管理的目标管理上,具有较强的引导性与前瞻性,如何引进、学习、应用“阿米巴”营销管理经验,打破民营企业建筑装饰企业管理上的瓶颈,再创辉煌,是本文讨论的焦点。
“阿米巴” 管理模式起源于日本,是由日本知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总结出来的一套管理模式。作为日本企业管理界的翘楚,稻盛和夫在50年的企业管理生涯中创办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,日本京瓷集团和日本第二电信,两企在多年生产经营中始终保持盈利,从未发生亏损,且现时依然保持良好经营质态,这在企业界不啻于一个神话。1997年稻盛功成名就退休,在京都临济宗妙心寺派圆福寺出家修行。2010年,日本航空由于经营不善,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,在民主党鸠山政府的三顾茅庐下,稻盛和夫以78岁高龄出任日航的会长(董事长),重整问题重重的日航。2011年日航实现财年的合并经营利润达到2049亿日元,创历史新高,并在2012年9月19日重新上市。这充分体现出稻盛和夫和他的“阿米巴”营销管理模式的魔力。稻盛和夫和他的“阿米巴”营销管理模式最近几年才传入国内,大家都在学习、研究这一起源于日本的管理模式(抛开政治因素),试图在目前世界经济萎缩的不利局面下,通过学习、研究,应用这一先进的管理模式使企业摆脱目前困境。建筑装饰行业作为竞争最为激烈、最为惨烈的行业之一,引进学习和实践应用这一新颖、有效的管理方式,加强企业管理,使企业走出困境尤显迫切重要。
所谓民营企业是指:民营成员在企业中的股份为主要股份,并由民营中的人员出任企业关健岗位的控制人。在国内提起民营企业,囿于成见,人们往往认为,民营企业代表着落后、管理不善,产品质量低下,裙带关系严重,任人唯亲等等,似乎与国企、央企、外企在管理上存在不小的差距,这些理解不能说全属片面,因为不能排除少数私营企业主“爆发户”心态驱使,往往一夜爆富后显露出文化修养不够,自我意识澎涨,包二奶、养小三,忽视员工利益,社会责任心不强等不良、不轨作派。但更应看到的是,民营企业主流是好的,其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所作贡献及所处地位也应值得肯定。改革开发三十多年来,我国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与民营、私营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,民营、私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据统计,目前全国私营企业数达到近5000万家,安置就业人员近2亿人。而在建筑装饰行业,前百强近九成是民营、私营企业,他们所完成的产值已经达到全国年装饰总产值50%以上,这是一个何等了不起的成就,同时也充分说明,民营企业在今后社会活动、经济建设中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。作为私营建筑装饰企业,如何在目前经济下行的发展环境下,引进和导入“阿米巴”改进管理渡过难关,可谓面临的现实理论课题和紧迫实践课题。
一、民营建筑装饰企业的发展历程脉络
原始的建筑装饰古而有之,而现代意义上的建筑装饰在我国发展,可以推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。南方是以广州、香港、深圳等地为代表的企业吹响了改革号角,引进了欧美、港澳地区先进理念与施工工艺,北方则以中国装饰等一批京城企业,从北京友谊宾馆、北京京西宾馆等国宾馆装修开始,跟在国外、境外队伍后边干边学,进入了我国现代建筑装饰企业的起源,而私营建筑装饰企业,也几乎是与此同时得以发展。我国私营建筑装饰企业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。一是企业创始人手艺人出身,带领自己的家人、徒弟,从个体户、走家窜户干起,逐渐积累形成规模企业。二是“戴红帽”企业,在八十年代初期,“文革”因素带来影响还在,人们思想尚存顾虑。这时侯就形成了一批特定历史条件而形成的企业,就是讲由个人或民营投资入股,但以集体名义经营,是穿着集体的外衣,实则干着私营的民营装饰企业,这部分企业在九十年代末期大部分进行改制,最终成为私营民营建筑装饰企业主流,比如中国建筑装饰行业龙头企业的金螳螂、亚厦等等。三是乡镇建筑站、或者原有国营企业、集体企业的企业负责人,或者领导集体通过改制,买断转型为私营企业。四是亲戚、家人、朋友、同事参股合资开办的合伙私营企业。以上四类企业有一个共同特性,就是企业所有权归一个人或少数民营成员所有,其决策管理基本代表着民营意志与利益,虽然在市场化程度、经营管理灵活,社会负担轻等方面有一定优势,但由于在资本、信息、业务、技术、管理等方面先天缺限,仍然存在这样那样不足,企业发展至一定时点难免遇到发展瓶颈。
二、现阶段民营建筑装饰企业存在的管理弊端
1、部分民营企业管理水平低下。我国现阶段建筑装饰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,发展慢的民营装饰企业,他们共性的特征,就是集权制相对严重,关键部门的权力大部分控制在民营的人员手中。集权制的优点,一方面可以使各项指令一杆到底,减少了中间环节,也可以是自己艰苦创下的基业不至于落到外人的手中。但是,如果过分依赖民营成员的作用,那就会出现矛盾,阻碍企业的发展。
2、资金安全管理意识不强。企业的资金安全是企业生存的生死命脉,建筑装饰行业早期的民营装饰企业,一般都是白手起家,或者说大家聚集了一些有限的资金,早期的原始资本积累都是用血与汗换来的,而且相对盘子较小,企业的资金对银行的依赖程度较高,当银根紧缩或银行政策性压缩时,企业往往会陷入困境 ,有的企业为了渡过难关,往往会陷入连保,借用民间高息资本,可当企业的负担达到顶点时,就可能会导致资金链断裂,企业的破产就会不可抵抗的到来。
3、对人才重视关心不够,留不住人才。不可否认,大部分中小私营建筑装饰企业却面临着人才的信任与信心危机,这其中有些素质较差的“民营企业家”,自认为“老子天下第一”,与员工的关系就是雇与佣的关系,没有人文关怀,企业文化不到位,或者仅仅是表面文章,忽视企业文化的内涵,如果企业家忽视员工的利益,只顾自己,不考虑怎么改善、提高员工福利,那将会导致员工与企业对立的情绪,如果带着情绪做事,那是不可能做好本职工作的
4、分配激励机制不透明。现在国内一些企业,老板经常对员工大讲特讲企业愿景、使命、情怀、梦想,先富起来的老板们用所谓的价值观来俯视和要求员工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,罔顾基层员工现实的利益诉求,蔑视基层员工合理的人性关怀,满嘴的仁义道德,不过是自己敛财愚民的说辞而已。这是非常伤员工感情的。
5、建筑装饰企业生命周期短。我国的私营建筑装饰企业的普遍生命周期,由于装饰行业的一些企业家缺乏品牌意识,小富即安,所以一般的装饰企业存在周期只有5-10年,由于市场准入的门槛低,核心竞争条件要求不高等原因,近几年中国95%的私营装饰企业很难存活10年以上。大部分都在大浪淘沙中烟消云散。
6、决策盲目,经营风险较大。民主虽好,但要广泛听取意见,往往意味着拖延、妥协、低效。商量来商量去还不如自己快刀斩乱麻,创造高效率。战争让民主走开,需要的是集权;商战有时候比战争更激烈,同样也容不得民主。缺少对市场的风险估评意识,喜欢搞一言堂,拍脑袋做决定,任何事情不经过民主评议,喜欢做冲动决定,更听不见任何人的不同声音,等到有事情发生时,已是大厦将倾,悔之晚矣。
7、技术水平落后,装备科技含量低,老化严重。技术水平落后,设备陈旧,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减弱了,或者说就没有竞争力了。现在的社会,已经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社会,优胜劣汰,大浪淘沙,不会因为你曾经的成就,更不会因为你个人的魅力眷顾与你,违背了市场的意志,不按市场规律办事,那最终的结果就是被淘汰出场。
8、执行力低下,企业内部缺少监督,员工离心背德。装饰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,创业初期,大家的想法很简单,也很单纯,只求有份稳定的收入,只求有个固定的工作环境,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,当初单纯的想法就发生变化了,决得是天降大任于自己,自命不凡。作为民营企业核心层的民营人员,只有带头做好表率,自觉接受监督,善待员工,广开言路,锐意革新才能走上正道。
综上所述,私营建筑装饰企业存在这样那样问题,是不是说就应该被时代所淘汰,是不是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,答案当然是否定的。不说私营建筑装饰企业在行业中所占比重,更不论私营企业曾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所作贡献,仅就私营企业经营的灵活性,私营的发展后劲,私营企业在全国企业中特定地位而言,私营企业必定仍将是国家扶持关心的重要经济组成部分。作为私营建筑装饰企业,只有坚持技术革新,加强管理创新,以人为本,建立优良激励机制,才是企业渡过难关,再创佳绩的理性出路。
三、应用“阿米巴”营销模式振兴民营建筑装饰企业的方略
“阿米巴”营销模式是由日本知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在长达50来年的企业管理中总结出来的管理经验,作为日本企业界“管理之父”松下辛之助的弟子,稻盛和夫在松下“事业部”制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更为细致的分化,“阿米巴”原指一种单细胞生物,具有自我重复分裂的特性,当自身遇到环境变化时,可分裂成若干个小细胞,又可组成一团,共同抵御外部环境 ,基于牢固的经营哲学和精细部门独立核算管理,将企业划分成若干个“小集体”每个小集体独立核算,持续自主生长,让每一个员工成为企业的主角,全员参予企业的经营,增强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力,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,去完善、去拼搏、去奋斗。应用“阿米巴”营销模式振兴民营建筑装饰企业,有以下几个方略可资选择。
应对方略之一,建立组织信任,提升执行力,乃“阿米巴”管理模式成功之基础。“纪律”是一支部队打胜仗的根本,“纪律”更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执政的基础,国共内战时期,毛泽东凭借小米步枪击溃了拥有美式装备飞机大炮的蒋介石,凭的什么?“纪律”,也就是执行力,共产党令行禁止,制度面前一视同仁,作为领袖的毛泽东能将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,能亲手批决了跟随自己多年拥有无数功劳的刘青山,张子善,这是何等的气魄,何等的胸怀?反观蒋介石,他纵容自己的亲信,所谓的四大民营,过着骄奢安逸的生活,却无视百姓和疾苦,所以他自然无法得到百姓的拥护,更谈不上支持、配合,这就是在国家层面上执行力差所导致的后果。而在企业管理中,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人,一味重用所谓自己人,带头违反破坏企业的制度执行,遇到好处就上,遇到困难就推,不按照企业的制度办事,而是实行所谓的人治,那其结果只会是一步步走向衰落。“阿米巴”提出,企业内部必须建立信任关系,企业的管理者要肯定员工的付出,让员工有存在价值感与荣誉感,而作为企业员工,也要相信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决策与真诚。要信任员工,信任,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用人、管人最基本的胸怀,疑人不用、用人不疑,要鼓励员工多做事,争取多收入,毛泽东说过“贫穷不是社会主义” 在企业中来说也不是平均主义,低收入分配才是主流。只有认真的善待自己的员工,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发挥的环境,促进员工在本职岗位上为企业多做事,多产生效益,那才是“阿米巴”管理的首要条件,也是稻盛和夫历经五十年,创办两个世界500强企业,是经久不衰的首在。
应对方略之二,数据透明,真实严谨,乃“阿米巴”营销管理模式成功之前提。前文中我们提到,一些企业在企业的经营中,从不向员工披露数据,也不对经营指标进行考核,采取“模糊”政策,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经营者,一方面怕员工知道自己的家底,二是害怕员工知道企业的具体数据后,会对分配滋生要求。但是数据不公开导致的后果就是员工会认为,企业赚多赚少都是你老板的,员工只是打工的,双方只是雇佣关系,是对立的,无法融入企业,企业的好坏与员工似乎没有任何关联。“阿米巴”对员工的要求,就是员工必须要有主人翁意识,要有与企业同甘共苦,荣辱与共的观念,数据的真实与披露有助于员工知道自己企业实际的情况,觉重身在其中,有责任,有义务参予管理其中。
应对方略之三,以人为本,提升素养,乃“阿米巴”营销管理模式成功之关键。企业家一开始是为了发家致富,但是企业发展的一定的规模,那么企业就应该还有社会性的义务,应该担负企业以及社会的责任,企业家与包工头的最根本区别就是一个的社会性的,一个纯粹是个人功利性的,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技能,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,更要有社会责任感,要有优良的道德素质与修养,我们一些企业家常说;“企业是社会的,所创造的一切也是社会的”,这个说法是正确的。日本的企业大部分是社会性的,笔者熟悉的一个日本建筑行业的企业家,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中国投资了好多企业,企业也上市了,一度达到日本建筑行业的类似于中国的百强企业,应该说是一个功成名就的老企业家了。前几年,听说老人和普通老百姓一样,住进了国家的养老院,而且待遇和普通老百姓没有太大的区别,他所创造的财富和企业都捐献给了社会。在日本这种现象很普遍,试问一下,在我国有多少私营企业家能够有这样的境界,日本另一位企业管理的泰斗松下幸之助所说的"自来水哲学",企业家的使命,最简单的表述就是消除世界贫困,使人类走向繁荣和富裕。松下幸之助自己说:"经营的最终目的不是利益,而只是将寄托在我们肩上的大众的希望通过数字表现出来,完成我们对社会的义务。企业的责任是:把大众需要的东西,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便宜。"经营,就是从"无"当中制造"有",通过生产活动给所有人类带来富足丰裕的生活。以优良的品质,用消费者能购买的价格,把商品像自来水一样源源不断地为顾客提供出来。使顾客常受益,乃是企业获益的最大源泉。这是何等伟大的一种境界,所以说,决定企业发展规模的大小,是企业家的胸怀与气魄,更是企业家以民族为己任,百姓需求为根本的道德情怀。
应对方略之四,全员参与,共同管理,乃“阿米巴”管理模式成功之精髓。变被动的管理变为主动的自我行为,此前有些人为了巴结领导,常说“火车跑就快,全靠车头带”,“企业搞就好,关健在领导”这话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,比如改革开放前,人的思想相对单纯,这个话可能有一定的道理,但随着社会的发展,法制的健全,员工的自我意识加强,领导的个人作用相对就弱化了,“阿米巴”一个经典的案例,火车为什么跑不过磁悬浮列车?因为火车是只有一个火车头拉动几十节车厢,而磁悬浮却是所有车厢一起驱动,所以火车跑不过磁悬浮列车。作为一个建筑装饰私营企业,在发展的初级阶段,几个人,几间房,几把家伙,一喊百应,老板接了个业务,大家可以忙半年。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侯,人员增加了,技术复杂了,业务渠道增加了,信息量宽广了,试问一下,如果单纯的靠经营者一个人,那还不累死?所以一个成功的企业家,关健的还是管人,而不是消耗在具体的事务中,民营建筑装饰企业,要想在今后的市场中继续发展,企业的经营者必须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,调动员工共同参予的热情,以“同呼吸、共命运”的事业态度,勇敢的让员工承担起更关健的工作,放心、放手、放权,相信员工,把员工放在平等的位置上,这样员工才能真正做到“视厂如家”。
方略之五,培养员工,塑造人才,乃“阿米巴”管理模式成功之根本。私营建筑装饰企业这几年的发展举步维艰,究其原因,一是入门的门槛较低。二是中国是个人情社会,各种社会资源错综复杂,三是从业人员数量较多,素质参差不齐,四是国家政策未能跟上。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民营装饰企业,历经多年的风雨沉浮,锻炼与成就了一批人才,这部分人才一旦成熟,如果公司相对应的措施制度跟不上,那就可能会人才流失,走向社会成为企业的潜在对手,有些资深民营装饰企业,被人形象的比喻“装饰界黄辅军校”,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值得欣喜的事,说明企业的相关人才政策未能跟上人才的需求,才导政的人才流失的结果。当然这样的状况不仅仅是私营企业所面临的,就算是国内装饰界龙头企业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情况,“阿米巴”的关键还是管人,就是通过技术、科学的手段调动人的积极性,使其参与其中,原则就是将管理的组织细化,将一个部门细化成若干个考核小组,把公司重组成一个中小企业的联合体,把每个单元的经营权下放给每一个“阿米巴”领导,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经营者意识的人才。试想一下,一个私营建筑装饰企业,原来只有企业经营者一个老板,现在通过裂变,产生若干个为企业服务的“小老板”那这个企业又何愁不发展,何愁不壮大?
应对方略之六,优胜劣汰,“末位淘汰”,乃“阿米巴”管理模式成功之源泉。“阿米巴”通过裂变,产生若干个小单元,对每个单位进行考核,末位淘汰,“阿米巴”课程中讲解,比如一个货物店,同时经销各类货品,可能有的贷品会好销售一点,有些食品比较难销售,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有真实,有效,及时的财务数据统计,其次,根据数据做出合理的判断,是否中断或者减少供货量。“阿米巴”模式也是希望通过裂变上来的每一个“阿米巴”进行考核,进行末位淘汰去除一些不能产生效益,或者与企业发展不相匹配的“阿米巴”从而轻装上阵,减少负担,为企业向上迈进奠定基础。
应对方略之七,科学激励,绩效引领,乃“阿米巴”管理模式成功之动能。现代社会,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发生的翻天履地的变化,精神追求,文化建设等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更容易被物质所左右,这也许是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,但作为我们企业,唯有先认识环境,适应环境,才能改变环境,在特定的历史时期,采取合适的激励手段,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股权激励,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,在我们建筑装饰行业民营企业中,但凡做出规模,有一定品牌形象的企业,基本上都采取了股权激励机制,或者通过上市配股,保证企业中坚及骨干人员的稳定性,这也是企业实施“阿米巴”模式的首要条件,“阿米巴”实施的前提是人的管理。是以增加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收入为指向双羸目标,如果企业留不住真正的人才,留下一帮庸才,不用说是稻盛和夫,就是神仙估计也没办法。最近作为装饰行业龙头的几家私营上市企业,纷纷展开了换帅行动,这一方面资本在保护在投资资人利益,创造人才激励机制方面的调控作用,另一方面也说明,作为私营,建筑装饰企业,已经进入良性的职业经理人制度以,通过对职业经理人的考核与监督,争正达到“能者上,平者让,庸者下”的用人原则,这样的用人原则,对企业的后绩发展是有绝对的帮助的。反过来我们再通过一同则案例看一下资本与管理的相互关系。最近吵得不可开交的“万科系”与“宝能系”争夺控制权的闹剧,最终以全票否决宝能系提案,通过了王石及职业经理人继续留任的决定,当然从结果以及中国传统的人情观念来看,似乎“宝能系”做得不太地道,有些恃强凌弱,巧取豪夺的味道,利用资本攒取别人创造的价值,王石作为一个企业创办者似乎在这样的争斗中处于一个悲情地位,但我们反过来看决得王石退出股权控制框架,本身就是一个失误,作为企业的创办者及职业团队应该有完善的股权激励机制保证,而王石不知道当初的想法是什么,让自己和一帮职业团队,整天生活在悬着的剑下,时时刻刻但心着落下的剑全“砍了自己的头”。没有一个归属感。这样怎能做到“安居乐业”?当然“宝万之战”更多还涉及国资与民资的对奕,体制内与体制外的斗争等等,我们不一一而论。就从私营企业引入“阿米巴”经营模式来讲,通过股权激励,稳定人才队伍,加大核算力度,是我们学习与研究的重点。
“阿米巴”经营并不是单纯的企业利润管理手段,而是实现全员参予的经营方式,通过与市场相挂钩的最小单元核算制度,确保权责分明的管理体系,私营建筑装饰企业,一般是中小企业,象金螳螂,亚厦那样的规模的企业必竟很少,而这些中小企业一个共性的缺陷就是“家企不分”一些低素质的经营者会认为,公司的一切都是我的,你们员工都是我的奴才,就算抱在手中的小孩也是你们的主子,类似于封建王朝的“儿皇帝”了。其次民营企业中权力过份集中在民营成员中间,民营中人“兵”可以管“将”,而真正有能力的“将”却管不了“兵”,因为你说什么他都不会听,而且违反了都也不会收到追究,所以经营者发出的指令往往到了中层这一级就贯彻下去了,为什么?同为特列、特权太多了,大家相互比较,导致管理者无法做到制度的严肃性,制度无法执行到位,“阿米巴”要求,全员参予经营的模式,首先要打破的就是民营人员的特权意识,在制度面前“人人平等”, 只有从人冶转变为真正的法治,才能真正实现每个单元的独立考核。发挥出每一个细小单元的组合实力。才能发挥全员的量变实力。
“阿米巴”营销模式是稻盛和夫50年从业的心得体会集成很深奥,也很难复制,但说到底无非几个问题,一是人的问题,只有解决了人的问题,形成合力,企业才有希望。二是数据问题,数据是一切衡量的基础,准确的数据具有绝对说服力。三是考核问题,不管你再小的部门,再小的单位,考核的标准是你永远的依据,四是执行问题,要想复制稻盛先生的成功,严格的执行力是保证一切的基础,作为我国私营建筑装饰企业唯有认真学习,瞄准创“百年企业”的目标,奋发前进,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。